​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2024-03-09 15:34 来源:奇闻网 点击: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青塘遗址藏岭南最早史前墓葬?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据广州日报清远讯(全媒体记者曹菁 通讯员英电摄影报道):日前,来自全国各地的18名权威考古专家齐聚英德,就英德市青塘遗址三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论证和探讨。

专家们来到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勘察地层堆积、各类文物的出土环境。在英德市博物馆,大家共同观摩了出土文物,召开论证会,专家们对项目的工作水平和考古成果都给予极高的评价。

据悉,青塘遗址距今约2.5万年至1万年,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2016年曾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的重大突破。

据了解,青塘遗址发现于1959年,2016年至2018年正式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三年来,总计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面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及动物骨骼化石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尤其是发现了华南地区可确认葬式最早的墓葬、广东最早的陶器与蚌器等。

青塘遗址发掘项目是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共同实施的,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建立起距今约2.5万年至1万年完整的地层和文化发展序列,对于研究华南—东南亚地区由采集狩猎社会向农业社会的演变过程具有重大价值。

相关报道: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据中国文物信息网(李政):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的相关领域十余位考古专家,考察了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仔细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并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评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这些重要的新发现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认识的瓶颈,有助于华南—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诸课题的深入探讨,同时展示出南岭地带在现代人演化发展、华南与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交流扩散、新旧石器过渡、陶器的出现与发展以及早期聚落形态研究等问题上的重要地位。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包括黄门岩1—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7处地点,是岭南一处典型的新旧石器过渡阶段洞穴遗址。为全面了解遗址内涵,建立可靠的地层序列与年代框架,促进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诸学术课题的深入探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英德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青塘遗址项目在工作之初就设计了明确的课题目标与技术路线,除常规田野考古发掘外,还运用年代学、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土壤微形态、残留物分析、石料产地分析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手段,全面提取、分析遗址内各类信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该项目总计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局部磨光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动物骨骼化石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不仅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完整的地层与文化序列,还清楚地揭示出MIS2阶段至全新世初期翔实的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与史前人类和文化演化发展的耦合关系,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尤为难得的是还有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华南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000年的早期陶器等新发现。

与会专家分别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及动物考古等不同视角围绕青塘遗址发掘成果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指出,青塘遗址发现了连续的地层和文化演变过程,环境考古工作清晰地显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由此导致人类行为与活动的改变;早期墓葬的发现有助于探讨旧石器时代社会发展、宗教意识的萌芽与现代人演化等,而早期陶器的发现则证明距今2万年至1万年华南地区大范围出现陶器;遗址在环境、技术、人类行为、聚落形态等方面提供的考古材料不仅具有区域意义,可以重新认识华南以往的同类考古材料,还在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与文化发展等重大课题上具有全局的意义。

此外,专家们高度评价该项目具有很强的课题意识导向,学术目标明确,多学科交叉运用,田野工作扎实细致,是洞穴遗址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典范。与会专家还就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文物标本的保护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等提出建议。

相关报道:广东英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专家论证会召开

据国家文物局:经过三年田野工作,广东省英德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1月10日至11日,来自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以及湖南、广西、福建、江西的相关领域十余位考古专家,考察了青塘遗址考古发掘现场,仔细观摩出土文物标本,并听取项目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参加论证会的专家们评价,青塘遗址考古成果是华南史前考古非常关键的新收获,这些重要的新发现有望突破国内外学术界对华南—东南亚地区史前人类与文化发展认识的瓶颈,有助于华南—东南亚地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诸课题的深入探讨,同时展示出南岭地带在现代人演化发展、华南与东南亚史前人类与文化交流扩散、新旧石器过渡、陶器的出现与发展以及早期聚落形态研究等问题上的重要地位。

青塘遗址位于广东省北部清远市英德市青塘镇,包括黄门岩1—4号洞、朱屋岩、吊珠岩及仙佛岩等7处地点,是岭南一处典型的新旧石器过渡阶段洞穴遗址。为全面了解遗址内涵,建立可靠的地层序列与年代框架,促进华南—东南亚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诸学术课题的深入探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至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对英德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

青塘遗址项目在工作之初就设计了明确的课题目标与技术路线,除常规田野考古发掘外,还运用年代学、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土壤微形态、残留物分析、石料产地分析等多学科理念与技术手段,全面提取、分析遗址内各类信息,开展多学科综合研究。

该项目总计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堆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局部磨光石器、陶器、蚌器、角骨器及动物骨骼化石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经初步研究青塘遗址文化遗存从早至晚可分四期,不仅建立起距今约2.5万至1万年完整的地层与文化序列,还清楚地揭示出MIS2阶段至全新世初期翔实的古气候环境演变过程,及其与史前人类和文化演化发展的耦合关系,系统再现了中国南方从狩猎采集向早期农业社会过渡的历史进程。尤为难得的是还有中国年代最早的可确认葬式的墓葬、华南年代最早的穿孔蚌器、距今17000年的早期陶器等新发现。

与会专家分别从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古人类学、环境考古及动物考古等不同视角围绕青塘遗址发掘成果展开热烈讨论。专家们指出,青塘遗址发现了连续的地层和文化演变过程,环境考古工作清晰地显示晚更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由此导致人类行为与活动的改变;早期墓葬的发现有助于探讨旧石器时代社会发展、宗教意识的萌芽与现代人演化等,而早期陶器的发现则证明距今2万年至1万年华南地区大范围出现陶器;遗址在环境、技术、人类行为、聚落形态等方面提供的考古材料不仅具有区域意义,可以重新认识华南以往的同类考古材料,还在现代人起源与扩散、东亚与东南亚史前文化交流、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与文化发展等重大课题上具有全局的意义。

此外,专家们高度评价该项目具有很强的课题意识导向,学术目标明确,多学科交叉运用,田野工作扎实细致,是洞穴遗址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典范。与会专家还就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文物标本的保护以及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等提出建议。

2016年报道:青塘遗址发现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

据南方日报(杨逸 李培 黄紫枫):记者从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这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为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

华南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经测定,此次发现的人骨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考古专家告诉记者,人骨发现时呈蹲踞葬形式,这表明,在13500年前,岭南古人类已具有明确的生死观念和有意识的埋葬行为。

本次考古发掘还发现多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古人类用火遗迹,出土了上千件古人类生活遗留下的打制石器、早期陶器、骨角器与蚌器等文化遗物。

罕见“蹲踞葬”意外现身

位于粤北地区的英德市青塘镇,喀斯特岩溶地貌广布郊野。沿国道旁的一条杂树遮蔽的羊肠小径,记者随考古队来到黄门岩1号洞,这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史前人骨化石就出土于洞口向阳的位置。记者在现场看到,在8平方米大的探方里,墓葬(编号M1)部分仅占0.5平方米。人骨化石被发现时,是采用“蹲踞葬”葬式,上肢蜷于胸前、屈膝下蹲。

“发现古人类人骨是一个很大的意外。原本我们与北京大学共建的史前考古基地计划展开一个综合研究,目的是考察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文化遗存、年代与古气候环境,以及古人类栖居形态或者叫聚落形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宏文有些激动地说。

从现场情况来看,M1出土的人骨化石较为完整,包括上肢骨、椎骨、肋骨、盆骨和下肢骨等。但奇怪的是,墓穴中并未发现原始人的头骨。考古工作人员解释,该处地层堆积在地下河水流作用下局部发生过坍塌,这很可能是头骨没有保存下来的原因。

为何古人类选择在洞口、而非溶洞内进行埋葬?邓宏文解释,M1所在的洞口在考古学上被称为“岩厦”:岩石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屋檐”,可以达到遮日避风的目的,却没有洞穴内部的阴冷、潮湿,更适宜古人类的活动。

更为奇特的是,这件人体骨架采取的“蹲踞葬”葬式,在华南地区、乃至东南亚此前均有发现,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较为流行。考古专家称,“蹲踞葬”为研究该地区的文化特征提供了可能性。至于其背后确切的文化内涵,至今仍然众说纷纭。

岭南地区土质酸性太高,古代人骨保存下来难度很大,但因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的钙,钙化的人骨因此被保存下来。溶洞内的水中含有碳酸钙,能让土壤胶结得像石头一般硬,人骨化石也与堆积地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但这也给考古工作带来了巨大难度。

“铁锤、钢钎、手术刀、牙科工具……几乎所有手头上的工具都被我们用上了,才将人骨一点点清理出来,以确保化石免遭二次破坏。”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刘锁强说。

人骨化石被发现后,考古工作人员随即对其共存碳样进行加速器质谱(AMS)测定,结果为距今13500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广东过去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仅有零星的牙齿或头骨化石,这次发现1万多年以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人体骨架,尚属首次。”邓宏文介绍道。

大量生活遗迹见证文明演进

从黄门岩1号洞沿小路走约50米来到2号洞口,这处岩洞洞口更高,山体气势逼人,洞内更为宽敞明亮。“这里地形开阔,前后都有河流经过,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适宜群体性栖居。”刘锁强介绍道。在这里,考古队发掘出上千件古人类生活遗留下的遗物遗存。

2号洞的出土文物与1号洞墓葬所处时代相若。在考古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的部分出土文物中,包括了古朴的打制石器、用鹿角制成的角铲、用蚌壳制成的蚌器,以及用骨头磨成的骨锥、骨针等。记者还在现场发现胶结的地层剖面上附着的一些陶器碎片,这些陶片虽然原始、粗糙,但上面印有一道道细小的绳纹。

“这大概是用草编绳制作而成的一些纹饰,反映出在此居住的人类或许已经形成审美观念。”刘锁强推断,陶器碎片大多来自炊具或食器。

“我们初步推断,2号洞的洞口很可能是古人类处理生活垃圾的地方。”刘锁强推测,古人类选择2号洞作为生活区,而墓葬则选在了1号洞,“假如这一推论成立,表明当时人类对空间已产生按功能分区的观念。”

文明的演进不但带来生产工具的进步,也大大拓宽了古人类取食资源的范围。考古队发现了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的碎骨,其中大量骨片长度不超过2厘米,反映出古人类对肉食的加工利用程度非常高。至于螺、蚌的化石残骸,更在洞口堆积,说明古人类也开始大量食用水产品。

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取得的这些革命性突破,考古学家称之为“广谱革命”。“这得益于食物加工、储藏技术的进步。我们在1号洞、2号洞都发现古人类用火的遗迹。火塘底部人为置放的石块表明,他们已经懂得有意识地保存火种。”刘锁强透露,接下来,考古队将对地层中的土样进行植物考古分析检测,以了解青塘遗址是否已出现原始农业的迹象。

希望从中提取有效的DNA

或许令人难以想象,横跨300多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只相当于人类的“童年”。而旧新石器时代之间的过渡阶段,大约只有1万年。是什么转折促成人类从“童年”走向“青年”,生计方式从采集狩猎走向农耕定居?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为进一步破解上述疑团,从今年6月开始,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手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

“青塘镇一带的洞穴保存状况相对较好,我们几乎将整个青塘镇的山头都跑了个遍,发现了七八处古人类活动的洞穴地点。”邓宏文说。

本次考古发现,让人联想起两年前在郁南磨刀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人类遗址。该发现将广东最早的人类活动时间,大幅提前到数十万年前。而与磨刀山遗址相比,青塘遗址发现的器物无论种类或数量,都大大超出前者的水平。

“磨刀山发掘了200多平方米才发现几百件石器,黄门岩2号洞才发掘了10多平方米就出土了过千件。人类活动显然要频繁得多。”邓宏文表示,过去,学界对早期人类聚落形态的认识,长期停留在空白状态,而青塘遗址群、尤其是黄门岩2号洞地点的发现有助人们寻找更多答案:“古人类人丁稀少,能够形成长期居住的聚落,说明这里的人群已壮大到一定的规模了。”

由于考古发掘面积有限,除了已经发现的M1之外,1号洞周边是否还存在其他古人类的墓葬,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而在这具古人类骨架背后,还有更多的未解之谜尚未揭开:这位岭南先民究竟来自何方?他是否就是现代岭南人的“老祖宗”?至于人骨的身份,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特征等,都有待后期实验室数据加以一一解答。

“我们希望能从化石中提取到有效的DNA成分,借此判断出他的人种来源,并推测人群的迁徙路线。”刘锁强表示,未来还将对遗址周边的古环境进行还原,检测结果争取年内初步完成,明年考古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展,相关工作将在未来数年持续推进下去。

2016年报道:英德青塘镇发现13500年前人体骨架化石

据清远日报(记者 陶奇 谭林 特约记者 黄振生 通讯员 万山河):广东保存最完整的1万多年以前的古人类化石英德市青塘镇出土,这意味着广东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考古取得重大突破。9月26日,北京大学城市和环境学院教授、中国环境考古权威专家夏正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古人类学专家何嘉宁等专家学者赴考古现场,详细解读本次考古发现的意义,并对下一步考古发掘计划作出建言。

日前,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英德市博物馆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考古队,在位于英德的青塘遗址黄门岩1号洞,发现了广东乃至岭南最早的古代墓葬,并从中发掘出保存较为完整的人体骨架。

位于粤北地区的青塘镇属于喀斯特岩溶地貌,发现人体骨架的黄门岩1号洞就是一座典型的喀斯特溶洞。在8平方米大的探方里,墓葬(编号M1)部分仅占0.5平方米。人骨化石被发现时,是采用“蹲踞葬”葬式,上肢蜷于胸前、屈膝下蹲。M1出土的人骨化石较为完整,包括上肢骨、椎骨、肋骨、盆骨和下肢骨等,但墓穴中并未发现原始人的头骨。

“广东地区土质呈酸性,再加上气候炎热潮湿,古代人骨保存下来难度很大。”何嘉宁介绍,因为青塘镇地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地质结构,石灰岩中含有大量的钙,溶洞内的水中含有碳酸钙,能让土壤胶结得像石头一般硬,人骨化石也与堆积地层牢牢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得以保存至今。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中心副主任、青塘遗址考古发掘项目领队刘锁强猜测,或因地质坍塌和地下河水流冲刷导致头骨未能保存下来。人骨化石被发现后,考古工作人员随即对其共存碳样进行加速器质谱(AMS)测定,结果为距今13500年左右,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这几个洞下面就是河,我们看到的坑里的位置,河流的位置比较低,人在比较高的地区居住。”在查看了黄门岩1号洞墓坑中地质结构后,夏正楷对古人类生活状态进行了猜想,“上面人类的东西越来越多,石器、陶器都出来了。”

黄门岩2号洞与1号洞相隔约50米。本次考古发掘还发现多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古人类用火遗迹,出土了上千件古人类生活遗留下的打制石器、早期陶器、骨角器与蚌器等文化遗物。“古人类人丁稀少,能够形成长期居住的聚落,说明这里的人群已壮大到一定的规模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邓宏文表示,学界过去对早期人类聚落形态的认识长期停留在空白状态,而青塘遗址群、尤其是黄门岩2号洞地点的发现有助人们寻找更多答案。

意外发现“蹲踞葬”

最开始,考古队并非冲着墓葬来到青塘镇。邓宏文介绍,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共建的史前考古基地计划展开一个综合研究,目的是考察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文化遗存、年代与古气候环境,以及古人类栖居形态或者叫聚落形态。

其实早在50年代就曾有考古队在青塘镇考察发现有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并撰写了大量材料,这些遗址也被定为县级保护单位。“来之前我们仔细研究过材料,确定了几处最有可能存在古人类生活遗迹的地方。”考古队一名工作人员表示,考古队于今年6月开始对青塘遗址进行主动性发掘。

7月初,考古队在黄门岩1号洞发现疑似古人类化石。“当时我不在现场,看了照片也不能确定是不是人类骨骸。”何嘉宁在接到消息后赶赴现场才最终确认这一重大发现,“等我们清理后发现,骨架蜷缩的姿势很清晰,就是岭南地区流行的‘蹲踞葬’。”人骨发现时呈蹲踞葬形式,这表明岭南古人类早在这一时期就已具有明确的生死观念和有意识的埋葬行为。

分析检查原始农业迹象

除古人类骨架化石外,考古队还发现了大型动物和小型动物的碎骨,其中大量骨片长度不超过2厘米,反映出古人类对肉食的加工利用程度非常高。洞口还堆积了螺、蚌的化石残骸,这说明古人类也开始大量食用水产品。同时在考古现场还发现了古人类用火的遗迹。

刘锁强透露,考古队将对地层中的土样进行植物考古分析检测,以了解青塘遗址是否已出现原始农业的迹象。“以前河南、江西地区发现了一些早期的稻谷,是不是意味着农业起源还不一定,但应该是一种萌芽,青塘这里能否发现农业的痕迹现在还不好说。”夏正楷说。

骨架化石最终去处待定

“我们希望能从化石中提取到有效的DNA成分,借此判断出他的人种来源,并推测人群的迁徙路线。”刘锁强表示,人骨的身份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质特征等相关检测结果争取年内初步完成,未来还将还原遗址周边的古环境。

对于遗址今后的处置方式,邓宏文表示,目前国内旧石器过渡阶段的考古工作比较薄弱,省考古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未来还有相关的聚落考古研究计划,最好是进行回填保护。

这次考古的最大发现——古人类骨架化石最终会“落户”哪里?“骨架化石到底会放在哪里保存目前还不好说,一切有待省文物保护相关单位确定。”邓宏文表示,虽然出土的文物有保存在当地的可能,但文物为国家所有,出于保存条件和研究需要,也有可能会放置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也希望能够将骨架化石留在英德。”英德市博物馆馆长巫幼波表示,将会与当地政府以及清远、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共同协商文物的最终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