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坦克早已是世界第一?专家:可以从机械化之王看出

2024-09-04 19:42 来源:奇闻网 点击:

中国坦克早已是世界第一?专家:可以从机械化之王看出

微信推送排列规则改变,第一时间看天择文章需右下点赞和在看建立深度阅读关系。

前几天和几位战友吃饭聊天,话题很快转到俄乌战争身上,聊到了曾经的陆战之王坦克。

一位战友说,中国的坦克早已是世界第一了,远非其他国家可比。

M1A2坦克这位战友是兵器装备专家,在陆战武器装备方面很有权威,各种头衔一大堆。

看着我们狐疑的神情,这位专家说道:自从武装直升机出现以后,直升机的火力已经取代坦克火力成为陆战场的主角,在海湾战争中,最先突入伊拉克境内的是美军的两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现在世界军事强国基本不发展坦克了。

他的话令我们眼睛一亮,美军的M1A2、德国的豹2坦克等等,确实生产定型很多年了,也没怎么更新迭代,反倒是直升机在不断改进。

而俄军的空中火力跟不上,还在不断改进坦克。

专家又说道:各国的坦克水平不好直接比较,但可以比较机械化之王,也就是盾构机,中国坦克是不是世界第一,可以从盾构机的水平和销量看出。

说实在的,我知道盾构机,但实物我真没有看见过,回家后我恶补这方面的知识,发现从盾构机的角度看,中国坦克早已世界第一,远超美国德国和日本。

坦克作为陆战之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之所以战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坦克的生产速度,远远赶不上苏联坦克的生产速度。

二战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坦克仍然是世界各国陆军的主力,但随着海空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坦克的突击作用相对弱化了,不过在如今的俄乌战场,坦克仍被大量使用,是俄罗斯陆军部队不可或缺的主力。

但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中国的坦克制造能力都不强,在各种各样的世界坦克排行榜中,虽然排法都不相同,但排在首位的基本都是西方的坦克,比如德国的豹2坦克,美国的M1A2坦克,或者是日本的10式坦克。

而德国、美国和日本都是公认的制造业强国,也曾经是盾构机领域的三大巨头,不过随着中国的崛起,这三个国家的优势已荡然无存。

盾构机是一种使用盾构法的隧道掘进机。

很多人可能也没有见过,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只要知道盾构机非常复杂,制造难度非常大,要远远超过制造坦克的难度。

比如中国自主研制的兴业号盾构机,重量达到4500吨,相当于100辆坦克那么重,其零部件的数量超过坦克数倍,制造流程和工艺比制造坦克复杂得多,要求也高得多。

英国、法国、韩国、以色列可以制造先进的坦克,但是却无法制造盾构机。

在盾构机领域,主要有四大强国,即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和坦克制造强国正好一致。

也就是说,坦克制造强国不一定是盾构机制造强国,但盾构机制造强国必定是坦克制造强国。

中国盾构机处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呢?根据公开的数据,2017年,国产盾构机在国内市场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出口到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占据了三分之二的国际市场,销量稳居世界第一,原先的美德日的盾构机企业要么被中企并购,要么是在不断萎缩,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2022年6月15日,中国新闻网发布了一条很重要的消息,中国出口葡萄牙的首台盾构机由天津港起运,正式发往里斯本。

国产盾构机不过由于唐山打人事件,这一消息被舆论忽略了,但是这一条消息传递的信息量却是非常大的。

因为葡萄牙是欧盟成员国,是美德日盾构机的传统销售市场,如果从德国购买,既没有关税,而且路途还近,维修保障还方便。

然而葡萄牙通过比较发现,美德日的盾构机根本满足不了要求,而只有中国的盾构机才能满足要求,这里面既有价格的因素,还有很大的技术因素。

然而谁能想到,中国盾构机的逆袭仅仅用了不到20年的时候。

我们先来聊一聊盾构机的历史。

1818年,法国工程师布鲁诺尔乘船时,无意中发现了一条虫子,这条虫子一边在木头里钻洞,一边从体内分泌出一种黏液加固洞穴,还能抵抗木板的潮湿。

这条虫子被称为凿船虫。

布鲁诺尔脑洞大开,如果能够制造一种机器来挖隧道肯定事半功倍,他于是提出了盾构掘进隧道的原理,据此设计出了开放型手掘盾构机,并且获得了英国专利。

1825年,布鲁诺尔研制出了矩形盾构机,首次应用于泰晤士河隧道工程,用矩形盾构机的效率比人工要快得多。

此后盾构机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发展速度并不快,因为要提高效率,必须要提高盾构机的体积与重量,这对制造工艺要求非常高。

机械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坦克的产生,英国于1915年9月制成的坦克试验成功,这台坦克全重18.289吨,装甲厚度为6毫米,能通过0.3米高的障碍物。

此后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坦克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被称为陆战之王,成为军队的主力。

二战以后,随着日本和德国制造业的再度崛起,盾构机被美国、德国和日本所垄断,苏联的制造业也比较发达,可以造出先进的坦克,但是却造不出好的盾构机。

为了阻止苏联获得先进的技术,美国主导成立了巴黎统筹委员会,并列出了禁止出口的名单,其中盾构机被列为禁止出口的核心产品与技术,中国根本得不到盾构机的技术。

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修建铁路,而在西南地区修建铁路非常困难。

如果我们看那时候铁路大会战的纪录片,就会发现场面很壮观,人山人海,但挖隧道只能靠人工作业,根本的原因是中国造不出盾构机。

不过中国当时可以制造坦克。

1956年,中国从苏联获得了T54A的技术资料和样品,在苏联工程师的帮助下生产出第一辆坦克,1959的国庆阅兵上正式亮相,在年底将这种坦克命名为59式坦克。

要修地铁钻隧道,就必须要用到盾构机,国家为了发展盾构机,抽调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搞研究,于1963年左右造出了第一台盾构机,但根本干不了活,只能以技术验证机的方式存在。

1965年,北京开始修建地铁,由于缺少盾构机,只好深挖沟,把铁轨以及配套设施建好后,再把土填回去,北京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由于不能生产高性能的盾构机,只能向国外购买。

1997年,中国开始修建西康铁路秦岭隧道,原铁道部计算了一下,如果用传统的爆破方式挖一条小型隧道,需要1000名工人持续工作5年时间才能完成,而且传统的爆破方式不可避免要出现人员伤亡。

人工修建铁路如果用德国的盾构机来挖这个隧道,只需要几十人,用5个多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任务,而且由工人在盾构机内部工作,基本不会出现人员伤亡。

由于盾构机被美德日三国垄断,德国人当然知道这个情况,张口就要价7个亿,谢绝还价,并且爱买买,不买拉倒。

这7个亿是美元,并不是人民币,价格之高,令人乍舌。

比如一架F35战机,美国卖给日本的大约为8900万美元,一台盾构机的花费可以买4架F35战机。

中铁集团最终为了这两台来自德国的TBM盾构机支付了7亿美元。

盾构机之所以贵,是因为技术复杂,而且需求量小,需要量身定制,不能进行批量化生产。

德国人报价7个亿,而且趾高气昂,但人家的技术确实能大大提升工程效率,所以中方只能接受。

1997年7月,铁道部向德国维尔特公司定制的TBM盾构机运抵施工现场。

对于这一技术,德国是严格保密的,连更换刀头这样的小事,不仅不让中国工人接近,而且还要在周围拉出封锁线,防止被中国工人看到学走了技术。

其实在购买盾构机前,中国就派出了技术人员到德国接受培训,这批技术人员学了半年,德国方面只是糊弄了事,根本不让中方技术人员接触这种盾构机的核心技术。

更为气人的是,运来的盾构机在安装过程中,中方技术人员发现德国的图纸有错误,向德方提出了这个问题,结果德国公司却回复说:向德国公司提问题,一个问题要交1万美元。

中方没有办法,不得不向德国公司支付了20万美元,德国方向又从国内调来工程师飞来中国,处理由于他们失误而造成的问题,当然这些费用都由中国方面承担。

当时施工任务很重,中方人员加班加点,德国技术人员却严守8小时工作制,还没走出家门就开始计算费用,一小时的费用达到600至800欧元。

相当于4200至5600人民币,而中方技术人员一个月的工资不到2000元。

德国技术员周末不加班,设备一旦出现问题,也只能等到工作日解决,而这样的大工程停工一天就会损失好几百万人民币。

德方工程师根本不管这些,并且私下傲慢表示:再给中国工程师100年也玩不转盾构机。

盾构机示意图这成为中国工程师心中最大的耻辱。

这两台盾构机很快出现水土不服,问题频发,德国方面根本解决不了,因为很多施工数据都在中方手里,不得不答应中国工程师组织攻关。

中方组织了一大帮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很快就掌握了这种盾构机的结构原理、技术参数,不久我国便生产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刀头,产品的性能超过了德国同类产品,而且价格只有德国产品的1/3。

当时中国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盾构机,进口盾构机不一定好用,而且价格死贵死贵,还要受别人的窝囊气。

很多专家和院士向国家建议,盾构机技术与国家安全发展密切相关,必须要掌握这项技术,不能长期受制于人,盾构机的研发最终进入了863计划。

凡事怕认真,强大的市场需求,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使中国依赖国外盾构机的局面很快被打破。

盾构机技术迭代并不快,根本的原因是太复杂了,一台常规直径的盾构机,重量超过3000吨,机械、电子、液压、传感等零部件的数量超过3万多个。

单单一个控制系统就有2000多个控制点,相应的控制程序代码超过40万行。

而德国豹2坦克的零部件才4000多个。

要把如此之多的零部件集成在一起并能够协调运转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因此盾构机被誉为世界工程机械化之王。

法国可以造勒克莱尔坦克,英国可以造挑战者坦克,但就是造不出高性能的盾构机。

因为研制盾构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跨学科、跨专业、跨行业的庞大体系支撑,制造也太复杂,光设计图纸就有几千张。

国产盾构机2006年的时候,中国已经能够生产高性能的盾构机,失去了中国市场的德国盾构机生产厂家维尔特控股公司,于2007年被中国北方重工并购。

中国产的盾构机很快赢得了世界市场,以高标准著称的新加坡市场,都从中国进口盾构机,意大利承建黎巴嫩大贝鲁特供水工程,从中国采取盾构机,丹麦、法国等西方国家也抛弃美日的盾构机,转而使用中国产的盾构机。

咱们的邻国印度,一直看不起中国制造,但是将中国、美国和日本的盾构机比较一番后,最终不情愿地选择了中国产品。

印度拿到中国的盾构机后搞逆向研究,试图山寨出自己的产品,结果尴尬的是,印度将盾构机买去后却根本组装不起来,还得请中国技术员前去组装,印度人感觉这玩意比造一个坦克难多了。

日本是盾构机的强国,但在2018年准备东京奥运会,日本却不得不从中国进口特种盾构机,这令日本盾构机厂家非常难堪,然而却没有办法。

在绝对的技术面前,情绪起不了任何作用,因为身体是诚实的。

2019年,中国的盾构机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并且还在不断扩大。

如今的美国也想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但很多盾构机只有中国能生产,如果中国要卡美国脖子,美国虽然也可以加快研制生产,但是成本要高得多,时间也会延长。

盾构机的发展,只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最能体现一个国家的高端制造水平,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坦克装甲车等装备的制造水平。

所以很多军事专家认为,从中国盾构机的发展可以推断出,中国坦克水平已远远超过欧美日。

国庆阅兵式上的坦克方队笔者说得不一定对,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分析问题的思路,大家可以结合其他资料交叉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