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高考那些事儿,古时候高考趣事有哪些

2024-09-04 14:02 来源:奇闻网 点击:

古时候高考那些事儿,古时候高考趣事有哪些

明天就高考了,对学子们来说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聊聊古人高考那些趣事!【行卷】 唐朝崇尚诗文,诗赋是考试的主要内容,但考试成绩只是考官评价学子的一部分,此外,考官还有权参考举子平日的作品和才誉决定其去取。

当时,在政治上、文坛上有地位的人及与主考官关系特别密切者,都可推荐人才,参与决定名单名次,谓之通榜。

因此,应试举子为增加及第的可能和争取名次,就将自己平日诗文认真编辑,写成卷轴,在考试前呈送有地位者,求了解、求推荐,此后形成风尚,即行卷。

比如白居易初到京城,就向当时的诗坛大佬顾况行卷,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后,以京城米贵,居之不易来揶揄他。

而当他读到白居易的诗《赋得古原草送别》时,立马对白居易赞赏有加。

大赞道,诗作得这样好,居易居易!白居易由此声名大振。

【温卷】 因为行卷成为风气,行卷的举子太多,而且达官显贵、文坛领袖们事务又那么繁忙,因此行卷后被遗忘也是有可能的。

因此,在唐朝又兴起了在考试之前再次将自己的诗文或书信呈送给显达者以求加深印象的行为,被称为温卷。

朱庆馀那首《近试上张籍水部》就是这种情况。

诗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按照古代习俗,结婚次日清早有新媳妇拜见公婆的传统。

诗中,诗人以新娘自喻,又将张籍比作新郎,主考官比作公婆,将参加考试比作是拜见公婆,而那一声画眉深浅入时无的问话,看似是问夫婿自己精心画的眉时不时髦,能不能入公婆的眼,但实则却是隐晦地向张籍打探主考官对自己的看法。

那张籍怎么回答的呢?答案就在《酬朱庆馀》这首诗里: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意思是说:一个刚刚经过修饰打扮,从清澈明净的鉴湖中走出来的采菱女,自己也知道自己长得漂亮,但因过分爱美,却又自我怀疑、犹豫起来。

但尽管有许多别的姑娘穿着齐地出产的精美绸缎衣服,却并不值得世人看重,唯有这采菱女的一曲歌才值千金。

怎么样?大家看懂了吗?朱庆馀问得含蓄,张籍回答得也含蓄,但朱庆馀的目的显然已达成。

连打探考试情报,都这么清新脱俗,这么风流蕴藉,也只有大唐才有这种雍容和气度啊!【大唐第一枪手】 有考试,就有作弊。

唐朝最常见的作弊是替考——找枪手代考。

温庭筠就是枪手中的翘楚。

温庭筠是谁?前几年大红的《甄嬛传》里有首插曲《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可谓家喻户晓,就是他写的。

温庭筠是唐初宰相温彦博后裔,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手叉八次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还是花间派的鼻祖。

但他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又不受羁束,纵酒放浪;因此得罪权贵,导致考试一直落榜。

屡试不中后,温庭筠开始疯狂报复社会——当枪手帮人考试,后来由于他当枪手名气越来越大,做出了品牌,为了防范他替考,主考官特地将他的位置安排在自己办公的门口,谁知就是这场考试,温庭筠竟然帮助8个人完成了考卷,可谓一战封神。

枪王之王温庭筠但西检君在此提醒各位考生,从古至今,考试作弊都是违法行为,许多人因此断送前程,甚至面临牢狱之灾。

现行法律链接:  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祝所有考生旗开得胜,金榜题名!南昌西湖检察

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古代高考有哪些趣事?

在中国古代,国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举荐,但这种方式未免狭隘,可能会有更多的能人才俊因朝中无人而无缘为官,后来,为了发现并迁用人才,创立了一种类似今天学生高考的考试制度,这便是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一经创立,便成为政府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也成了有志人才飞黄腾达的契机,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很多平民百姓因此而成为国家栋梁之才,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

一、古代高考三题我国古代的高考――科举,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很有异曲同工之处。

1.古代高考也封卷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每场考试一结束便弥封考卷,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

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高考就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我国古代科举封卷制度起始于宋朝。

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

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显然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不过,在古时封建官场腐败的情况下,即便实行考卷弥封制度,还是有不法考官凭借辨认考生字迹作弊。

于是,在宋大中祥符八年 1015年,真宗赵恒下令设誊录院,由书吏誊抄科考试卷,考官藉誊抄副本评卷。

此种作法,把考试封卷推向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2.古代高考也有少年班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有低龄高分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

前几年还有学校开设了少年班,专门网集神童加以重点培养。

然而,对神童实行特意培养并不是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说明,中国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对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就要着意加以培养,并引为皇朝幸事。

史学有记,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俱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

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

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而在宋朝,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

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件,全部通过,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为孺人。

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3.古代高考也重素质教育现在高考,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

古代的高考,古人同样重视这一点。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科考就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后紧跟而至的就是高官厚爵。

其实,真实情况并非这样,古人在会试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

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

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

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这说明,古人对考生素质教育的重视不亚于今人。

二、我国古代如何高考封建社会的科举考试,源于隋代,到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而严密的体系。

怎样获得高考入场券最高级的考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

要想获得这一资格,必须闯过六关:首先参加童子试、府试和院试三关,获得秀才头衔;然后通过省学政巡回举行的岁考,闯过第四关,保住秀才的头衔;这样才有资格参加三年一考大比之年的乡试,连考三场中了举人,才过了第五关,取得了参加会试的资格;会试一般在乡试后的下一年春天举行,也要礼部 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主持,在京城进行,也要考三场,考中了得到贡士的头衔,才最终取得了高考的入场券。

由此可知,古代的高考独木桥比现在要难得多。

古代高考要背多少书据统计,书生们要背诵《论语》、《孟子》、《书经》、《礼记》、《左传》,共40多万字,全部都要精读背熟。

此外还要看相当于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还有其他非读不可的经典、史书、文学书籍等。

古代高考的科目有书、诗、论、赋一共四科,即八股文、试帖诗、经纶、律赋。

主要是八股文。

八股文的题目主要摘自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试帖诗是诗体的一种,考试时以古人某一诗和成语为题,并限定某一韵脚,以歌颂朝政为内容,作出诗来。

古代高考怎样防止作弊考场是封闭式的,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

试卷都要糊住姓名,这叫弥封。

方法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滤誊写,称为朱卷,将它送考官评阅。

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但是,制度再严格,舞弊丑闻时有发生。

古代高考的名次高考成绩分三等:一二三甲。

一甲只取三名。

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称三鼎甲,都赐进士及第;二甲取若干名 根据官场需要,都赐进士出身;三甲取若干名,都赐同进士出身。

古代高考状元知多少科举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5年 公元622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30年 公元1904年的刘春霖,前后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历代封建王朝选拔了500多人。

科举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3年 公元1853年的傅善祥。

资料来源于:中国古代高考趣事https://c.quk.cc/3/b82/ohqadhcgjb3.shtml

古代有哪些科举考试的有趣故事?

中国的科举考试自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创立到现在,已经传承了有1400多年,可以说有成千上万的学子试图通过读书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在1400年的科举考试中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1)唐代举子得罪主考官,不料阴差阳错最后高中唐朝末年有一个叫包谊的举子,他的文采也非常不错,本来是很有机会高中的,但是由于得罪了主考官刘太真,刘太真就发誓不让包谊考中。

第一场考试过后,以包谊的学识是轻松通过,刘太真这个人也很坏,他不直接淘汰包谊,而是打算考完第二场再让他淘汰,让包谊先高兴一会。

结果第二场考完后,刘太真又放他到第三场,想让他再高兴会。

第三场过后,刘太真果然没有录取包谊,然后拿着拟定的名单去找宰相,不过当时也恰逢“朱呲之乱”不久,名单中有位姓朱的考生被刘太真录取了,宰相看到他的姓氏便很不高兴,让刘太真换人。

刘太真一看宰相生气了,自己也慌张了,脑袋一片空白,已经想不起其他优秀举子的名字,只记得被自己记恨的包谊,结果包谊就阴差阳错最后高中了。

(2)王维出卖“美色”的“行卷”唐代在科举考试前,通常会有些考生为了获得高分,要进行考前“行卷”,也就是说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呈现给位高权重之人,已得到推荐。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也不免俗套,当年20岁的王维去长安参加“高考”,他也拿着自己的作品去了岐王府,不料被人捷足先登,比岐王更有地位的太平公主早已将状元许给了他人。

不过岐王看王维“风姿郁美”就让王维在太平公主的宴会上,假扮成艺人,给太平公主表演弹琵琶,以吸引太平公主的注意。

宴会当天,王维演奏的琵琶清脆婉转、令太平公主入了神,岐王趁势把王维举荐给公主,说这个小伙子不仅琵琶弹得好,学问更好。

王维趁机把准备好的诗文献给公主,公主读后,特别欣赏,不仅待王维为上宾,而且还让王维成为了进士第一名。

(3)下棋考生出言不逊得罪考官,考官现场“教做人”明朝浙江学政相当于浙江教育厅长李贤在省试的时候,一时兴起微服私访,向私下考量观察下浙江的学子,他在路边看到有两名考生不准备考试还下起了棋,这俩考试还边下边聊到,根本不需要复习,自己肯定金榜题名,李贤总不能出道有100个人名的怪题还刁难我们吧?李贤一听,一下子就气到了,他立马回去出了一道含有100个人名的怪题,“孔门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这下子所有的浙江学子都傻眼了,没有人答得上来,结果李贤一个都没录取。

要是其他浙江学子知道事情真相的话,肯定不会轻饶这两位大言不惭的下棋考生。

(4)清代名叫“夏器通”考生因尚书放的一个屁而高中有一次清代陕西进行乡试,这次考试的主考官要去西安监考,他在出发前专门去拜访他当尚书的恩师,俩人在谈话的时候,突然主考官的恩师想放屁,但是又不好意思,就移了移屁股,眼观六路的主考官以为尚书有事要暗示他,于是立马问恩师有什么吩咐?恩师说“无他,下气通耳”,其实尚书的意思就是,没啥事,我就放个屁而已。

然而这个主考官也是个擅长揣摩上意的主,不错这次他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他理解错了他以为恩师暗示他要他录取一个叫“夏器通”的考生。

神奇的是,这一年的西安乡试中真的有一名考试叫做“夏器通”,这命幸运的考生也莫名其妙的被成为乡试的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