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先生走了,预留了尚未实现的未来与书写空间解读纪念

2024-09-04 13:50 来源:奇闻网 点击:

叶永烈先生走了,预留了尚未实现的未来与书写空间解读纪念

△叶永烈据媒体报道,著名作家叶永烈于今日(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长海医院去世,享年80岁。

叶永烈,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著名小说作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

他曾是一代人心中科幻梦的启蒙者,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号称风趣幽默的小灵通之父。

1976年春,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科幻小说《石油蛋白》,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叶永烈后来又出版了《小灵通再游未来》《小灵通三游未来》。

四十年来,《小灵通漫游未来》长葆青春,衍生出二三十种版本,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仍在不停重印,总共已经发行了400万册。

1983年之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

叶永烈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前段时间我整理了我的科普作品,叫作《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我的纪实文学作品是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

2015年开始,叶永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努力,完成135万字的上海三部曲(《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

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叶永烈建立了完善的个人创作档案,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均分类保存。

叶永烈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积累了大量的档案和口述历史资料,形成了相当规模的叶永烈创作档案,成为中国当代历史研究的一批原始文献。

今天我们分享叶永烈先生的访谈与科幻作家韩松评论《与中国的现代性》一文节选,以志纪念。

正如韩松所说,叶永烈的《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一大贡献,是它为后来的年轻作者预留下了书写空间。

综合新民晚报、上观新闻与澎湃新闻报道叶永烈访谈:最初的阅读和写作记者:您看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是在什么情况下看的?叶永烈:我最早阅读的是两本图画书,一本是《人猿泰山》,一本是《鲁滨逊漂流记》。

这两本图画书,是我从父亲的书柜里找到的。

父亲有好几个书柜,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这两本图画书浅显又有着有趣的图画,《人猿泰山》所描述的非洲森林,《鲁滨逊漂流记》所描述的荒岛生活,都是我闻所未闻,所以引起我强烈的阅读兴趣。

记者:童年时期的阅读,对哪些书印象深刻?叶永烈:童年时期喜欢读《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那样的童话。

特别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的印象是极其深刻的。

因为在上小学五年级时,老师组织班级里的同学演出了这个童话剧,主角卖火柴的小女孩由班上同学蒋玉蓉饰演,我也是剧组成员。

由于反复排练,我迄今仍会唱《卖火柴的小女孩》中的主题曲。

另外,在解放初,我的表姐、演员戈烟从上海来温州,送给我一本连环画《白毛女》,使我第一次知道白毛女的传奇故事,而这故事有着强烈的阶级斗争意识。

记者:小时候读的书,都是来自哪里?讲究阅读方法吗?叶永烈:我先是看家里的书。

父亲那几书橱的书,让我看光了,我便到学校图书室、少年之家去借。

上中学时,我向温州市图书馆等申请借书证。

于是我手中有好几个借书证。

那时,温州市文化馆图书室在市中心中山公园里,还不算远。

从我家到九山湖畔的温州市图书馆,路上来回要走一小时。

然而,那里的书却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使我不住地往那里跑,借回心爱的书。

至今,我仍保存着温州市图书馆读者证、温州市文化馆图书室借书证、少年之家出入证。

其中,那张温州市文化馆图书室借书证上有借书记录,从1956年7月31日至8月29日暑假期间,我共去该馆借书15次,差不多两天去借一次!那时,我爱看《把一切献给党》《普通一兵》《团的儿子》《表》《卓娅和舒拉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源泉》……我很崇拜书中的英雄人物。

有一次,我读《真正的人》,被无脚飞将军的英雄业绩深深感动,写了一篇几千字的读后感,交给语文教师。

不过,《真正的人》开头,用了很长的篇幅单纯描写森林里的景象,我看不下去,跳了过去──我喜欢读故事性强的作品。

到了高中,我开始读《契诃夫短篇小说选》《呼啸山庄》这样的书。

我也爱看中国古典小说。

像《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聊斋志异》,看了好几遍。

我最喜欢《西游记》,作者那丰富的幻想力使我深为佩服。

这样的古典名著,多读几遍是很有好处的:我第一次读的时候,被书里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读得很快,一口气看完,像走马观花,浮光掠影;第二次,第三次读的时候,所关心的不再是故事情节了,细细品尝,下马观花,这才真正读懂这些书。

父亲有古文根底。

那时候,父亲是银行行长、钱庄总经理,每天开门营业前,他要给员工讲解《古文观止》,所以买了很多本《古文观止》,员工人手一册。

我也跟着学《古文观止》。

我考上北京大学时,从家中带走的两部书,一是《古文观止》,二是《饮冰室文集》。

迄今这两部书仍在我的书架上。

我看书时,有个习惯,读到精彩处,就随手记在笔记本上。

这对于提高我的写作水平,很有帮助。

一天,我得到一本精美的布面烫银的日记本,忽发宏愿,要自己编一本名言俗语的摘抄本,将精彩的词汇、诗句集中起来,经常翻翻。

给它取个什么名字呢?想了好一会,取名小辞源。

《辞源》词汇丰富,冠上一个小字,含涓涓细流的意思。

这本《小辞源》,其实也就是我自己编辑的《景物描写辞典》一类的书。

那时候,买不到《景物描写辞典》那样的书,不过通过自己的摘抄,印象更深。

至今,我手头仍保存着这本《小辞源》,有时,还要拿出来翻翻。

在这本《小辞源》中,记下五、六万字的名言、佳句、成语、口头禅,光是成语就有上千条。

还详尽地记叙了诗的韵律,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绝和七绝的格式,以及各种词牌的格式。

我居然对然字发生兴趣,研究起然的词意。

这样,我在看书时,见到然的词汇,诸如猛然、奄然、怆然、矍然、泫然、轩然、忝然、秩然、尽然、澹然、惴惴然、施施然、潸然、翩然、岿然等等都摘了下来,记了一百多个然。

记者:哪些书对您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叶永烈:上中学时,我也很爱读科普书籍。

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像一位忠实的向导,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室内旅行,使我明白了自来水、衬衫、镜子之类,也有许多科学奥秘呢。

有一次,我借到一本翻得很旧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一口气把它看完,接着又看了一遍。

我懂得了科学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我还读过《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

至今,我仍记得其中一些内容。

比如,一个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忽然感到脖子痒痒的,顺手一抓,抓住的竟是一颗子弹!这是因为敌人射来的子弹的方向、速度跟飞机差不多。

这个有趣的故事使我明白什么叫相对运动。

同样,读了西瓜穿钢板,使我明白了西瓜能够穿过迎面飞驶而来的坦克的钢板,也是相对运动的缘故……我特别喜欢这些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富有趣味的科普读物。

后来,在上大学的时候,20岁的我成为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便得益于中学时代的这些阅读。

常常有人问我,你怎么会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你小时候读什么科幻小说?我小时候读的科幻小说,跟你们现在读的科幻小说全然不同。

我在21岁写作《小灵通漫游未来》之前,既没有读过法国凡尔纳的硬科幻小说,也没有读过英国威尔斯的软科幻小说,更没有读过美国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科幻小说。

我那时候能够读到的,是苏联的科幻小说。

我读到的第一篇科幻小说,是苏联的《精密度的钥匙》。

当时,我上高中,跟同班的一位同学合订了苏联《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文版。

在这本杂志上,我读到了连载了几期的《精密度的钥匙》。

可能是这篇科幻小说太枯燥,也许是内容太深,我看了开头就没有读下去。

使我对科幻小说发生兴趣的是两篇苏联科幻小说,尽管这两篇科幻小说都没有名气: 其中的一篇叫《射击场的秘密》,记得我当时是从《中国青年》杂志上读到的。

《射击场的秘密》是惊险样式的科幻小说。

故事很有趣,事隔几十年,我仍能复述: 间谍拍摄的微缩胶卷被查获了,所拍摄的是军事禁地——射击场。

奇怪的是,拍摄者的视角都很低。

据此推理,破案的焦点集中在一只可以随意进入射击场的狗。

最后查明,是间谍在狗的一只眼睛里安装了微型照相机……这篇情节跌宕、幻想出人意料的科幻小说,使我对科幻小说产生兴趣。

接着,我又读苏联科幻小说《奇异的透明胶》,写的是一天清早,有人正在刷牙,忽然见到从空中飞过一个人,大为惊讶……这空中飞人是怎么回事?经过侦查,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奇异的透明胶,充进氢气,就飞上了天空。

这种透明胶有着奇异的用途……我也很爱读中国当代小说。

记得,邓友梅的小说《在悬崖上》发表的时候,我在念高三。

我是站在温州的新华书店里,一口气读完这篇小说,久久地激动着,蓝皮猴的形象从此深深地印在我的脑子里。

后来我在出席作家代表大会时,特地找邓友梅老师合影,因为我年轻时曾是邓粉。

我也喜欢读王汶石小说,可惜后来我一直没有机会见到他。

在民国小说中,我爱读废名的短篇小说。

记者:您是从写诗起步的,可否谈谈您早期的诗歌写作?叶永烈:我11岁开始写诗,写完后投到报社门口的投稿箱里,不久就在《浙南日报》发表了,我父亲不知道,看到报纸后很惊讶。

18岁之前我一直写诗,1962年长诗《雪花篇》在上海《少年文艺》发表。

我喜欢唐诗宋词,大概是受父亲的影响。

父亲是永嘉县(现温州)的银行行长,喜欢写旧体诗。

他有一定的文学修养,每天早上会召集全体员工讲《古文观止》。

我也拿一册《古文观止》,似懂非懂在旁边听。

考上北大后我从家里带走两部书: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和《古文观止》。

诗最为凝炼,讲究形象思维,锤炼了我的文字。

19岁写了《碳的一家》一书之后,我的注意力就集中到长篇上了。

记者:您是较早从事科幻小说的,是否了解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叶永烈:我写过一部不算厚的《中国科幻小说发展史》,被翻译到英、美、德、瑞典等国家。

中国的科幻小说第一个高峰是20世纪50年代,在1956年提出向科学进军,那个时候科幻小说多是写给青少年看的;第二个高峰是1980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科学的春天来临,催生了中国科幻小说的繁荣,出现了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等一批报告文学,但是后来几乎一蹶不振。

一直到90年代后期,才慢慢复苏。

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和政治很有关系。

记者:那时您的小说创作如何?1983年,您的长篇科幻小说《黑影》遭到密集性的批判,带给您怎样的影响?叶永烈:我不到20岁成名,在当时很轰动,但《十万个为什么》只是一些短的文章。

我有点小野心,想写长篇,就写了《小灵通漫游未来》。

这个书稿寄到少年儿童出版社,因为和时代不合拍被退稿,一直到16年之后的1978年才出版。

1976年初,我写的科幻小说《石油蛋白》发表在《少年科学》杂志的创刊号上,是文革当中发表的唯一的科幻小说。

文革结束之后,我的科幻小说已经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法国出版了我的科幻小说选集,意大利也出版了单行本,世界科幻三巨头之一的美国作家罗伯特·海因莱因来上海,我陪了他四天。

美国的科幻小说作家卡恩为美国各大学主编教科书,推出一套世界科幻小说丛书,收入了我的《腐蚀》。

80年代初,我的科幻小说《黑影》最早在《羊城晚报》连载,影响很大,珠江电影制片厂打算改编电影。

清污的时候,《黑影》成为第一目标,连续发表批判文章,尤其是《中国青年报》,批判我的文章十几篇之多。

我决心不再写科幻小说,此后胜利大逃亡。

记者:怎么逃的?结果如何?叶永烈:中国文学界对科幻小说冷淡,认为不是主流作品。

科幻小说在中国文坛没有地位。

为了争取地位,我尽量写纯文学作品,希望进入主流文学的阵营。

1981年,我的小说《腐蚀》发表在《人民文学》头题,在评全国短篇小说奖时,几票之差落选。

同时我也写报告文学,写一篇红一篇,经常被十几家报纸转载。

最初写文化名人,而且多是敏感的文化名人。

后来又转到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在这条路上一走多年……节选自《中华读书报》,记者舒晋瑜《小灵通漫游未来》与中国的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