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南美史前岩画中的文化密码

2024-09-04 04:40 来源:奇闻网 点击:

破解南美史前岩画中的文化密码

破解南美史前岩画中的文化密码

据《光明日报》(尹亚利):2020年底,一则有关人类史前岩画研究最新进展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在哥伦比亚亚马孙雨林深处的一处名为塞拉尼亚·拉林多萨的地方,发现了距今1.25万年前的史前岩画。

1.雨林深处的神奇图案

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广、支流最多的河流。

亚马孙热带雨林横跨多个国家,面积超过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是全球最大、生物最多的热带雨林。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位于亚马孙雨林西北部的哥伦比亚奇里比克特国家公园内,公园里曾发现过60多处散布的原始岩画,说明这里曾经是原始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

此处虽然早在1.3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但如今却人烟稀少,除了少量土著居民外,几乎可以说荒无人烟,这里的主人是鳄鱼、毒蛇和各种雨林植物。

从最近的城市到这里需要驾车两个多小时,而后在密林中徒步跋涉4个小时。

这里曾是反政府的哥伦比亚革命武装力量游击队的地盘,直到2016年游击队与政府签订和平条约后,才对科研人员开放。

以英国埃克塞特大学考古学教授何塞·埃利亚特为首的考古团队从2017年起就开始在密林中寻找,希望能够发现更多原始人类活动的痕迹。

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考古学家们终于发现了这片罕见的巨型岩画。

经过考古研究,该团队在《国际第四纪》2020年第4期上发表阶段性研究成果,并于12月底向媒体进行了介绍。

12月12日,英国电视台播放了纪录片《丛林谜团:亚马孙河的失落王国》,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史前岩画是其中一集的主题。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原始岩画在陡峭的岩壁上连绵不绝,长达近13公里,岩画的图案数以万计,极为壮观。

岩画内容丰富,除了人、马、鱼、鳄鱼、海龟、鸟等现今依然可以看到的动物外,岩画还描绘了很多只有在冰河时代才存在的动物,如早在1.2万年前就在南美绝迹的乳齿象和古骆驼等。

岩画的高度达十余米,平滑的岩壁难以攀登,考古学家借助无人机才能拍摄到高处的画面,很难想象当年的史前画师是怎么完成这些画作的。

岩画绘制在一整片平滑的断崖上,崖壁在很多地方略向内倾斜,从而减轻了雨水的侵袭。

大部分岩画色彩鲜艳、保存良好。

欧洲的古老岩画多为洞穴岩画,为了保护史前的艺术品,很多岩洞都采取了封闭措施,以保护史前的洞穴岩画不受游客呼吸和汗水的腐蚀。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全部暴露在外,在南美热带雨林的湿热气候中竟保持万年不变色,堪称奇迹。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无论是规模、内容、艺术水准还是保存状态,都令人叹为观止。

2.冰河时代的穿越密码

史前岩画包括原始人类在野外岩石表面和洞穴岩壁上的绘画以及用雕刻方式留下的图形、印记、符号等。

这些图形、印记和符号时代久远,但其中却隐藏着现代人类揭开冰河时代谜团的密码。

从这些留在洞穴内、岩壁上的远古印迹中,我们可以洞悉发生在冰河时代的很多重大事件。

史前岩画在世界各大洲都有发现,最早的岩画可以追溯到约数万年前,如约4万年前的西班牙埃尔-卡斯蒂略洞穴岩画和印尼苏拉威西洞穴岩画、约3.7万至2.8万年前的法国肖维特洞穴岩画、约1.8万年前的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约1.7万年前的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等等。

虽然与那些年代更加久远的古时候岩画相比,1.25万年前的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古代相对较短,它的发现却依然有着十分主要的意义。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与在南美发现的其他原始岩画一起,为现代人类传递了很多原始时代的信息,可能成为解开众多南美古代秘密的钥匙。

大约250万年前,地球再次进入冰河期;约12.6万年前,地球进入到晚更新世时期;约7万年前,地球进入末次冰期,并在约两万年前达到最盛期。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时代,末次冰期最盛期已经过去,人类社会处于旧石器时代到中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

如果我们穿越回去,会发现身边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正在发生很大的变化。

冰河开始融化、冰川后撤、全球气候转暖。

旧石器时代的不少大型动物灭绝,数量大大减少,适于森林草原地区生活的中小动物和鸟类增多,人类狩猎的对象发生变化,从大、中型动物转变为小动物和鱼类为主。

史前岩画除了告诉我们当时的自然环境怎么外,还向我们展示了当时的人类是怎么生存的。

如同埃利亚特所说:这些岩画是人类怎么开发土地以及怎么狩猎、耕种和捕鱼的证据。

艺术很可能是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联系的一种方式。

岩画展示了人们是怎么生活在现在已经灭绝的巨型动物中间的,而这些动物正在被他们所猎杀。

为史前岩画确定准确的年代并不容易,因为这些绘画的颜料都不是有机材料,难以通过放射性碳测试等方法进行断代。

研究史前岩画制作时间需要通过研究当地的地质变化、增生沉积物以及图像本身,并结合对相关考古材料的分析得出结论。

从塞拉尼亚·拉林多萨的岩画中,研究人员确认了某些现已灭绝的动物和生物,如乳齿象、古骆驼和冰河时代的马等。

这些生物灭绝的时期距今至少有1万至1.2万年,结合其他科技手段,研究人员确定这些史前岩画存在了至少1.2万年。

3.南美早期的文化印迹

美洲土著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是15世纪欧洲探险家误认为到了印度而起的名称。

现有考古发现尚未在美洲找到类人猿、直立猿人等人类近亲的遗存。

有研究表明,印第安人来自亚洲大陆。

从约12.6万多年前的晚更新世时期开始,大陆冰盖不断扩大增厚,水分由海洋向冰盖区转移,海平面大幅度下降,地球上陆地大量增加,在白令海峡一带出现了宽阔的陆地,将亚洲和美洲连接在一起,这片陆地也被称为白令陆桥。

有研究表明,欧亚与北美之间的陆桥从3.4万年前一直存在至1.1万年前。

在此期间,来自亚洲大陆的人类追逐着动物的种群,跨过白令陆桥进入美洲。

虽然北美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但进入美洲的人类沿着一些无冰的通道,逐渐向东方和向南方发展。

约1.1万年前,人类已经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

随着冰河时代的结束,白令海峡被海水淹没,来到美洲的人类与亚洲的联系基本中断,但他们已经成为美洲大陆的主人。

他们在这里生存发展,创造出了灿烂的印第安文明,直到15世纪被来自欧洲的征服者摧毁。

我们今天对印第安文明的了解可能更多为高大的神庙、难以解释的文字以及培育玉米、马铃薯等农业成就。

在美洲各地发现的史前岩画,却是印第安人最早留下的文化印迹。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被发现以前,在南美洲曾发现过多处史前岩画,有些岩画的年代更加古老。

在巴西东北部的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里的岩画距今已有2.5万年的古代,被认为是南美洲最古老的岩画,于1991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评价是,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内众多岩洞中都发现有岩画,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2.5万年前。

这些岩画是南美洲最古老的人类存在的主要证据。

在方圆13公顷的面积内,人们发现了750处史前岩画,其中最负盛名的是佩德拉·福拉达遗迹,在被岩石遮挡下的岩壁上,有超过1150幅图画。

这些岩画使用的颜料是当地常见的红赭石,画面表现了两万多年前人们狩猎、祭祀、采集果实等生活场景。

除了表现人类的生殖崇拜外,与人类一起出现在岩画中的各种动物则表达了人类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动物包括马鹿、犰狳、美洲虎、四脚蛇,以及已经灭绝的巨型美洲鸵鸟等。

有时动物只是被简单地画出轮廓,有时则是完全填充,或者内部装饰有几何图案或一排排的圆点。

大型哺乳动物通常成群结队地被描绘出来,并常常以奔跑的姿态出现,仿佛试图逃离狩猎者。

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的史前岩画曾引发了全世界的轰动。

在此之前,人们一般认为人类到达南美大陆的时间是大约1.8万年前,卡皮瓦拉山国家公园内发现的最早的岩画有长达2.5万年的古代,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认识人类来到美洲大陆的时间。

在塞拉尼亚·拉林多萨的岩画中有一些红色的手掌印迹。

而在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发现的库埃瓦·德拉斯马诺斯(西班牙语意为手之洞)洞穴岩画中,这样的手掌印迹数不胜数。

手之洞岩画的绘画风格极具装饰性。

近万年前,人们爬到岩石壁上,用黑、红、黄、白等各种颜色绘制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手印图,其中包括一些孩子们的小手印,他们也许骑在父母的肩头将自己的手掌按在岩石上,在坚硬的石头上留下一个幼稚的存在。

后世的人们不断将手印叠按在岩壁上,形成了壮观的手印墙。

除了手印外,岩画上还有人类、美洲鸵鸟、美洲狮、猫和其他动物,以及几何形状、锯齿形图案、红点、恒星的象征物、打猎的场景等。

其中的狩猎场景描绘出了不同的狩猎技巧。

在玻利维亚也发现了上千处岩画遗址,很多岩画都有着近万年的古代。

秘鲁也有史前岩画艺术被发现。

这些贯穿南美大陆的史前岩画告诉人们,当作南美土著居民的印第安人,其文明与其他大陆人类的文明一样,具有悠久的古代。

虽然考古学家和古代学家们对美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许多秘密尚无确切的答案,但是随着考古的不断发现,这些秘密终将被解开。

4.万年岩画的多样解读

史前岩画遍布于地球不同地区,空间上跨越五大洲,时间跨度从约4万年前到数千年前。

虽然在时间空间上有很大的差别,但各地史前岩画的内容却惊人地相似,大多包括当时人类的生活、劳动场景,以及与人类共存的动物、植物等。

世界各地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古文化学家们对岩画的意义进行过长达百年的研究,却依然无法达成学术共识。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些学者认为这些史前岩画很可能是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创造,是无意识的装饰,其背后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

换句话说,岩画是古人无心的涂鸦之作。

这种观点听起来简单而天真,却有着主要的含义,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视为缺乏深层心理活动的野蛮人、否认岩画与人类精神活动之间的联系,这一理论现在已被学界所摒弃。

20世纪,有学者试图运用结构主义假设的方法去理解史前岩画。

结构主义的代表是法国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安德烈·勒罗伊·古尔汉。

根据结构主义的理论,人类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可以根据其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分析。

他们通过对岩画图像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认为岩画的内容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一种结构或模式。

例如大多数马和野牛都位于岩画的中心部分,而野牛代表女性,马代表男性,史前岩画可以被看作对旧石器时代晚期社会结构二元对立的艺术表达。

这种解释曾经流行一时,被很多学者所接受。

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史前岩画被发现,这种所谓规律被不断打破,最后结构主义理论也被学界否定。

虽然被否定,这一理论却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它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并不是无知的野蛮人,而是具有认知能力和艺术能力的人。

还有学者对史前岩画的出现提出了界标狩猎魔法等观点。

持界标论观点的学者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当气候变化导致不同族群的狩猎和食品采集者为争夺地盘而不断发生争斗时,岩画被人们绘制出来当作自己地盘边界的标志,目的是向其他族群表明自己在特定区域内的权利。

狩猎魔法论则认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具有魔法般的心理作用,可以增强狩猎者的信心,增加狩猎活动的成功率。

用这种理论来解释岩画上常常出现的祈祷、祭拜以及受伤的动物等图案,似乎有一定的合理性。

除了以上几种观点外,更有影响的是萨满教的解释。

按照这种解释,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画艺术是艺术家们在精神诱导下进入恍惚状态的结果,如同萨满教的巫师。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岩画上的抽象符号实际上是对幻觉和梦境的描绘,很多场景反映的是巫师作法或对神灵的祭拜。

这种理论至今仍有影响。

几乎所有的文化发展都有多重真相,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的史前岩画艺术同样如此。

人们对史前岩画精神起源的研究一直在继续。

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探究团队负责人伊里亚特博士认为,塞拉尼亚·拉林多萨岩画的内容很可能与宗教活动有关。

例如,一些画面显示有大型动物被举起手臂的小人团团围住,这很可能是在举行某种祭祀活动。

他对英国《卫报》的记者说:对于亚马孙人来说,像动植物这样的非人类都有灵魂,他们通过我们在岩石艺术中看到的仪式和萨满风俗,以合作或敌对的方式与人交流和交往。

史前岩画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封存着遥远时代人类的记忆。

人类古代已有约200万年,在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里,人类以采集和渔猎为生。

距今约1万年前,随着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出现,人类出现了文明的曙光。

万年以前的史前岩画,是人类出现文明曙光时期留下的印迹。

岩画中不仅仅有难解的秘密,更有着人类对艺术的最早追求。

每一次史前岩画的发现都会震惊世界,因为每一次发现都为人类破译史前岩画中包含的来自远古的密码提供了新的线索。

虽然人们至今对史前岩画意义的研究仍然无法得出一致认可的结论,但古老的史前岩画已经在万年之后找到了它们的知音。

(作者:尹亚利,系北京外国语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客座教授)